一.介紹螺旋管圈水冷壁和內螺紋管
通過分析超臨界壓力變壓運行直流鍋爐爐膛水冷壁水的動力特性,可以看出超臨界壓力直流鍋爐的蒸發熱表面,特別是在啟動和變壓運行時(在亞臨界壓力下運行),可能存在流動不穩定、工質沸騰傳熱惡化、熱偏差、脈動等水動安全問題。
因此,隨著高參數、大容量超臨界鍋爐技術的發展和發展,各國專家提出并應用了螺旋管圈水冷壁和內螺紋管技術,以提高水冷壁的傳熱效率,避免傳熱惡化。
1.螺旋管圈水冷壁螺旋水冷壁管屏是西德、瑞士等國家為滿足變負荷運行的需要而開發的。水冷壁四面傾斜。由于水平管圈承載能力差,部分鍋爐上部采用垂直上升管屏,可采用全懸掛結構。由于爐上部的熱負荷降低,管壁之間的溫差不大,垂直管屏不會對膜水冷壁造成損壞。
1)螺旋圍繞上升管屏的優點:
a.由于水冷壁四面傾斜,水平管屏吸熱均勻,不能設置中間混合聯箱。滑壓運行時,汽水混合物分布不均勻,可變壓運行,啟停快,適應電網負荷頻繁變化,調頻性能好。
b.螺旋管圈熱偏差小,適用于膜式水冷壁,工質流速高,水動特性穩定,不易出現膜狀沸騰,可防止金屬壁溫過高。
c.管道簡單,工藝總長度短,汽水系統水阻小。
d.蒸發加熱面采用螺旋管圈時,可根據設計要求選擇管數,不受爐尺寸的影響,可選擇較厚的管徑,以增加水冷壁的剛度。
e.螺旋管圈對燃料適應性大,可燃煤揮發性低,灰分高。
2)螺旋圍繞上升管屏的缺點:安裝、制造、支吊困難,現場施工工作量大。
3)國內應用:
這種水冷壁形式是目前流行的一種形式,也是超臨界壓力鍋爐水冷壁形式的發展方向。國內超臨界機組較多。華能石洞口發電廠引進的第一臺超臨界壓力機組鍋爐采用這種形式。也可以說,這種形式代表了超臨界鍋爐水冷壁的發展方向。目前,超臨界壓力直流鍋爐水冷壁管圈有兩種基本形式:螺旋管圈和垂直管圈。
2.內螺紋管
1)所謂內螺紋管是指在管道內壁上打開單頭或多頭螺旋槽的管道。它可以改善傳熱,防止或延緩傳熱惡化的發生。當傳熱惡化時,它還具有加強傳熱的功能,可以降低壁溫,減少傳熱惡化的后果
2)內螺紋管改善傳熱機理
目前對內螺紋管改善傳熱機制的研究還不是很徹底,但一般來說,有三個可能的原因。考慮到管道中流體的流動特性,可以分析兩個原因,即內螺紋使管道內壁產生的螺旋流和邊界層分離流。
螺旋流增加了流體和管壁的相對速度,可以減少層流底層的厚度。螺旋流產生的離心力可以將蒸汽中的液滴扔回墻上,從而延緩墻上的干燥。邊界層分離流的主要作用是攪拌邊界層,使流體傾向均勻混合。因此,當第一種傳熱惡化迅速發生時,可以攪拌流體,拖延蒸汽膜的產生,防止膜沸騰;
當第二類傳熱迅速惡化時,它可以將蒸汽中夾帶的液滴扔回墻壁,延緩干燥。內螺紋改善傳熱的第三個原因是傳熱面積的增加。一般來說,內螺紋管的表面積可比直徑相同的光管增加20%~25%。結合這些效果,內螺紋管可以提高管道內的流動換熱系數,提高臨界熱流密度,延緩傳熱惡化的發生。即使傳熱惡化,也能保持改善傳熱特性,有效降低壁溫。
內螺紋管改善傳熱示意圖
3.水冷壁傳熱惡化,防止
在亞臨界壓力下,主導傳熱機制是沸騰傳熱,加上一些強制對流效應。當對流沸騰傳熱惡化時,一般分為兩類:
一種是膜狀沸騰發生在欠熱區或低干度區,也稱偏離核狀沸騰(DNB)。
另一種是蒸汽干度高的液膜蒸干現象,稱為干燥(DryOut)。
影響汽水兩相流沸騰傳熱特性的主要因素有壓力、質量流速、熱負荷和干燥。嚴格控制亞臨界壓力下的干燥點,避免燃燒器區域熱負荷最高
。由于超臨界壓力下工質的熱物理特性,擬臨界點約為2095kJ/kg,輻射區水冷壁出口的工作質量溫度應嚴格控制,工作質量吸熱能力最強的大比熱區應避開熱負荷最高的螺旋管圈區域,并將其推至熱負荷較低的垂直管圈區域。下輻射區水冷壁出口的工作質量溫度應控制在不高于相應壓力的臨界溫度,以避免膜狀沸騰。為了監測蒸發熱表面出口的金屬溫度,在螺旋管水冷壁管出口設置了溫度測量元件。
在直流鍋爐系統中,需要考慮管道壁溫在臨界熱流密度下的升高。在高熱流密度區域使用內螺紋管可以延遲或避免超臨界壓力下的膜沸騰和亞臨界壓力下的膜沸騰。鍋爐螺旋水冷壁管(除灰斗區域外)采用內螺紋管。該管道可以降低爐安全運行所需的最低質量流量,然后降低爐的壓降,同時在工作質量干度x=0.9點,傳熱一般不會惡化。內螺紋管能改善傳熱,一般認為有三個可能的原因:
1)內螺紋使管道內壁產生螺旋流。螺旋流增加了流體和管壁的相對速度,減少了層流底層的厚度。螺旋流產生的離心力可以將蒸汽中的液滴扔回墻上,從而延緩墻上的干燥。
2)內螺紋使管道內壁產生邊界層分離流。邊界層分離流的主要作用是攪拌邊界層,使流體傾向均勻混合。
3)內螺紋增加了管道的傳熱面積。一般來說,內螺紋管可以比直徑相同的光管增加20%~25%的表面積。
簡而言之,使用內螺紋結構旋轉流體后,當第一類傳熱惡化快速發生時,可以攪拌流體,拖延蒸汽膜的產生,防止膜沸騰;當第二類傳熱惡化快速發生時,可以將蒸汽中的液滴扔回墻上,延緩干燥。內螺紋管可以提高管道內的流動換熱系數,提高臨界熱流密度,延緩傳熱惡化的發生。即使傳熱惡化,也能改善傳熱特性,有效降低壁溫。
4.螺旋管圈水冷壁在變壓運行過程中的工作特點
1)超臨界參數鍋爐變壓運行時,工作壓力隨負荷變化。MCR當負荷低于時,水冷壁在亞臨界壓力區工作。管道中的工作質量是汽水混合物,比容量變化更大。此時,如果管外熱流密度過高,不僅容易引起膜沸騰,還會引起工作質量的大熱膨脹。
2)超臨界壓力鍋爐低負荷運行時,下輻射區出口壓力相對較低,50%MCR負間壓力為13Mpa,此時飽和汽的比容是水的8.超過1倍,汽水比容差顯著增加.
3)低負荷運行時,螺旋管圈進口工質溫度降低,工質缺焓增加。當部分水冷壁結渣或積灰或火焰偏移時,水冷壁管的沸點會不同步延遲。此時,雖然水冷壁的總流量保持不變,但各管內工質流量分布不均勻或流量大小,導致流量不穩定。因此,應特別注意低負荷下水動力的不穩定性。負荷越低,壓力越低,水動力越不穩定。
二.本工程鍋爐螺旋水冷壁
日立-巴布科克公司用于爐膛水冷壁(BHK)成熟的布局和結構使其可靠性高,經濟性好,對變壓運行負荷適應性強。日立-巴布科克(BHK)為本工程提供的鍋爐方案爐膛水冷壁具有如下特點:
1)根據日立-巴布科克壁溫計算和應力分析計算結果,采用加熱面管和膜扁鋼制成,并留有裕度;
2)爐下部采用螺旋盤繞水冷壁,上部采用垂直水冷壁,適用于變壓運行和鍋爐調峰;
3)水冷壁均為膜結構,采用微負壓爐設計,爐內煙氣無泄漏;下螺旋盤繞水冷壁管均采用內螺紋管,可防止水循環不穩定,降低最低質量流量,降低水冷壁流阻,獲得最低直流負荷;
4)下水冷壁與上水冷壁之間設有過渡段,混合分配容器,采用下螺旋繞組內螺紋管,水冷壁出口溫度偏差小,靜態敏感性小;
5)采用不同的剛性梁支撐結構,剛性梁與水冷壁可相對滑動,自由膨脹,無附加熱應力;
1.設計思想
在超臨界本生直流鍋爐的設計中,與其他爐類型最大的區別在于爐水冷壁的設計。爐水冷壁的實際吸熱量份額通常受煤類型、爐渣程度、燃燒器投入層數、變壓運行負荷和切割高度的影響。由于低壓運行時蒸汽比大,熱比小,當水冷壁的吸熱偏差大于設計值時,會造成不良后果。爐水冷壁的設計主要考慮以下幾點:
1)隨著負荷的減少,在極其惡劣的水冷壁中,質量流量也按比例下降。在直流模式下,工作質量流量的穩定性受到影響。為了防止流量的多值不穩定,在最低直流運行負荷下必須限制質量流量。
2)進入臨界壓力點以下低負荷運行時,必須注意水冷壁管內兩相流的傳熱和流動,防止膜沸騰導致水冷壁管金屬超溫爆炸。
3)負荷降低后,爐水冷壁吸熱不均勻,應注意防止水冷壁管圈吸熱不均勻導致溫度偏差增加。
4)在整個變壓運行中,蒸發點的變化會改變單相和兩相水冷壁的金屬溫度。應注意水冷壁及其剛性梁系統的熱膨脹設計,防止壓力部件疲勞損壞。
5)由于減輕負荷后,省煤器段的吸熱量減少B-MCR工況設計布置的省煤器在低負荷下可能會出現出口蒸發,影響水冷壁流量分配,導致流動工況惡化。
2.爐膛水冷壁的主要特點概述
爐內高熱負荷區下部水冷壁采用螺旋纏繞水冷壁,以降低下部水冷壁的溫度偏差。起蒸汽水分離作用的啟動分離器安裝在天花板進口處,在最低直流負荷以下的循環模式下運行。水冷壁出口進入啟動分離器的工作質量具有一定的過熱性。爐內水冷壁采用膜壁,保證爐內煙氣密實無泄漏。扁鋼和管道的材料使相互熱膨脹一致。扁鋼的寬度可適用于變壓運行,并保證鰭端溫度低于材料在任何運行條件下的最高允許溫度。
出口工質溫度偏差以不同的水冷壁形式進行比較
由于同一管帶中的管道以相同的方式繞過爐的角落和中間部分,所有水冷壁管的流量和加熱均勻,確保爐周圍的吸熱基本相同,使水冷壁出口的介質溫度和金屬溫度非常均勻,為機組峰值調整的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了保證。上圖顯示了出口質量溫度偏差的比較。
爐采用螺旋水冷壁結構,使水冷壁管在各種條件下具有足夠的質量流量,特別是在啟動和低負荷條件下,管間吸熱均勻,防止在亞臨界壓力下偏離核沸騰(DNB),類核狀在超臨界壓力下沸騰(DNB),減小爐膛出口工質溫度偏差,以及水動力不穩定等傳熱惡化工況。水冷壁具有足夠的動壓頭,也可避免如停滯、倒流、流動多值性等水循環不穩定問題的發生。這種布置結構簡單,維護工作量小,即不需要變徑的節流圈或閥門,同時也不必在水冷壁進口設專門給水流量平衡調節分配裝置。水冷壁采用內螺紋管,當流經管子的水速較低時,可達到較高的管內傳熱系數,若使用光管要達到同樣的傳熱系數,則須提高管內水速,因此,采用內螺紋管由于其管內水速低可以降低水冷壁的壓降。
螺旋管圈的設計是減少直流爐負荷,不僅減少工作質量流量,而且可以充分冷卻爐不同形式的水冷壁,出口工作質量溫度偏差水冷壁,螺旋管圈爐的基本原理是減少爐水冷壁管的數量,保持高質量流量,不增加管之間的距離,使管與肋金屬壁溫度在任何工作條件下安全,因此管沿爐周圍有一定的傾角。因此,螺旋管圈水冷壁的設計達到了以下兩個目的:
1)減少各管屏管道數量,提高管道質量流量,避免管壁金屬過熱和超溫。
2)盡量減少管道之間的吸熱偏差,使每根管道通過爐的四面墻。
3.水冷壁的布置
對于大容量鍋爐的水冷壁,螺旋繞組管和垂直升降管都是可行的。在本工程設計中,爐由兩種不同的結構組成:下螺旋繞組上升水冷壁和上垂直上升水冷壁,均采用膜結構,由過渡水冷壁轉換連接。
本工程爐膛寬度為19419.2mm,深度為15456.8mm,高度為67000mm,整個爐膛周圍為全焊膜水冷壁。爐膛由兩種不同的結構組成:下螺旋繞上升水冷壁和上垂直上升水冷壁。兩者之間由過渡水冷壁轉換連接。爐冷灰斗的傾斜角為55°,除渣口喉口寬度為1.2432米。
爐下水冷壁采用螺旋繞膜管圈,螺旋水冷壁管均采用六頭,上升角60°共456根內螺紋管,管道規格Φ38.1×7.5,材料為SA-213T2.爐冷灰斗管的節距為50.8及49.827mm,冷灰斗外的中間螺旋繞管圈傾角為19.471°,管子節距50.8mm。冷灰斗管屏、螺旋管屏膜扁鋼厚度δ6.4,材料為15CrMo。
爐冷灰斗傾斜角
螺旋水冷壁前墻、兩側墻出口管全部抽出爐外,后墻出口管則是4抽1根管子直接上升成為垂直水冷壁后墻凝渣管,另3根抽出到爐外,抽出爐外的管子進入24根螺旋水冷壁出口集箱(Φ190.7×43,SA106C),由22根連接管(Φ141.3×24/Φ127×22,SA335P12)引入位于鍋爐左右兩側的兩個混合集箱(Φ444.5×95,SA335P12)混合后,再引入到24根垂直水冷壁進口集箱(Φ190.7×43,SA335P12),過渡段水冷壁管子規格Φ38.1×7.5內螺紋管和Φ38.1×7.9光管,材料為SA-213T2。
垂直水冷壁進口集箱引出光管形成垂直水冷壁管屏,垂直光管與螺旋管的管數比為3:1.,垂直管屏管子規格為Φ31.8×9.1,節距50.8m。爐膛水冷壁總體布置如下圖。
水冷壁總體布置圖
1)下部水冷壁經省煤器加熱后的給水,通過下降管及下水連接管進入爐膛水冷壁。爐膛下部水冷壁都采用螺旋盤繞膜式管圈,包括冷灰斗水冷壁,從水冷壁進口到折焰角水冷壁下一定距離。冷灰斗的角度為55°,除渣口的喉口寬度約為1.24米,管子規格Φ38.1×7.5,管子節距50.8,材料為SA-213T2;膜式扁鋼厚δ6,材料為15CrMo。冷灰斗以外螺旋盤繞管圈,傾角大約19.5°,管子規格Φ38.1×7.5,管子節距50.8,材料為SA-213T2;膜式扁鋼厚δ6,材料為15CrMo。螺旋冷灰斗的結構圖如下:
水冷壁總體布置圖
2)過渡段水冷壁
由于工程上的應用,沒有必要把整個爐膛水冷壁均設計成螺旋盤繞式,爐膛上部已離開高熱負荷區域,把上部水冷壁設計成結構較為簡單的垂直上升管式較為經濟,故從傾斜布置的水冷壁轉換到垂直上升的水冷壁就需要過渡結構,即過渡段水冷壁。另外,從降低水冷壁出口工質溫度偏差上,過渡段水冷壁設置有中間集箱,可使螺旋水冷壁出口工質混合均勻,減小工質溫度偏差,同時還可以使上部垂直水冷壁的流量均勻分配。過渡水冷壁的連接形式,直接影響到熱偏差的積累、流量的分配、亞臨界壓力下兩相流體的分配,連接方式的選用不僅影響過渡區后的垂直水冷壁的水動力特性,也會通過流動阻力等方式影響到下部螺旋水冷壁的水動力特性,包括水動力的穩定性。
過渡段水冷壁的結構如下圖所示。
螺旋水冷壁出口管引出到爐外,進入螺旋水冷壁出口集箱,再由連接管引到混合集箱,充分混合后,由連接管引到垂直水冷壁進口集箱,垂直水冷壁進口集箱拉三倍螺旋管數量的管子進入垂直水冷壁,螺旋管與垂直管的管數比為1:3(前墻和側墻),后墻的螺旋管與前墻、側墻有所不同,每三根螺旋管有一根直接上升為垂直水冷壁(吊掛用,共42根),這樣垂直水冷壁進口集箱拉出的管子數與螺旋管數之比為2:1,總的比率垂直管/螺旋管仍為3:1。這種結構的過渡段水冷壁可以把螺旋水冷壁的荷載平穩地傳遞到上部水冷壁。過渡段水冷壁管子規格Φ38.1×7.5,材料為SA-213T2。
3)上部水冷壁上爐膛水冷壁與常規爐膛水冷壁沒有差異,采用結構和制造較為簡單的垂直管屏,垂直管屏管子規格為Φ31.8×9.1,節距50.8;膜式扁鋼厚δ6,材料為15CrMo。水冷壁出口工質匯入上部水冷壁出口集箱,后由連接管引入水冷壁出口匯集集箱,再有連接管引入啟動分離器。
4.爐膛支撐
包括垂直膜式壁和螺旋膜式壁的整個爐膛荷載由生根在水冷壁出口集箱上的吊桿懸吊到鍋爐頂板梁上,爐膛可向下自由膨脹。爐膛設計壓力大于5800Pa,瞬時不變形承載能力不低于±8700Pa。螺旋水冷壁幾乎是類似于水平管布置,其水平傾角為19.5°,與垂直管墻相比,螺旋水冷壁墻自身能支撐的垂直載荷就受到了限制,是非常小的。由于這個原因,螺旋水冷壁支撐的垂直載荷將會局限于管子的自重和爐膛壓力載荷。因此,針對上述原因,就設計了螺旋水冷壁的一種新型的支撐結構垂直搭接板,任何其他附加載荷,如燃燒器,護板,剛性梁等均由垂直搭接板支撐,而不是作用到螺旋水冷壁上,垂直搭接板的最上末端焊接并固定到上部垂直水冷壁上。
灰斗墻及其他相關部件的載荷通常由垂直搭接板支撐。如果灰斗載荷不能被上升水冷壁支撐,則載荷將由恒力吊掛支撐并將載荷轉到鍋爐鋼結構上。
綜上,螺旋水冷壁僅僅支撐其自重荷載和爐膛壓力荷載,自重荷載還將被傳遞到上部垂直水冷壁,最后傳給鍋爐吊桿至鍋爐頂板梁。
垂直搭接板和螺旋水冷壁之間相互不焊接,可以相對滑動,這樣可防止附加熱應力的產生,保證爐膛安全可靠運行。
5.剛性梁結構
剛性梁設置是用來保護爐膛水冷壁,不會因受到爐內煙氣壓力的作用而發生變形。由爐膛壓力而傳遞到水平剛性梁上的載荷通過端部連桿被進一步傳遞到角板,并再從指形板傳到螺旋水冷壁,這樣就同來自于剛性梁另一側的作用力平衡。鍋爐剛性梁的整體布置如下圖所示。
剛性梁整體布置簡圖
每面墻的每層剛性梁水平上均設有膨脹中心,以此為固定端,即導向點。上圖中“”表示為膨脹中心固定端,側墻固定端如上圖中所示,前后墻的固定端設定在鍋爐中心線上。剛性梁兩端與鍋爐水冷壁間設計成可相互安全滑動,這種結構設計,不會因為鍋爐熱膨脹而在水冷壁管上產生額外熱應力。
由于爐膛水冷壁由螺旋膜式水冷壁和垂直膜式水冷壁兩種不同結構的水冷壁組成,因而在不同的水冷壁布置區域,剛性梁的結構也明顯不同。垂直膜式壁區域主要由水平剛性梁支撐,而螺旋膜式壁區域則由水平剛性梁和垂直剛性梁的組合結構支撐。下面闡述這兩種不同的剛性梁結構。
1)垂直膜式壁管屏剛性梁結構垂直膜式水冷壁區域的剛性梁結構如下圖所示。剛性梁水平布置,由耳板、拉桿、張力扳、連接板、支撐耳板把剛性梁和膜式壁連接在一起,水平剛性梁的自重由垂直膜式壁管支撐。
水平剛性梁結構圖
拉桿穿過焊在水冷壁上的耳板,從而固定不與水冷壁焊接的張力扳,只有剛性梁膨脹中心(導向點)處的拉桿與張力扳焊接固定(見上圖中A點),其余拉桿與張力扳之間均可滑動,保證了張力扳與水冷壁間的相對滑動。張力扳與連接板(包括固定端連接板和滑動端連接板)相焊,膨脹中心附近的固定端連接板與水平剛性梁焊接固定(見上圖中B點),此點起膨脹導向作用,其余滑動端連接板通過焊在其上的支撐耳板與水平剛性梁連接,支撐耳板承載水平剛性梁自重,同時支撐耳板形成膨脹導向滑槽,保證了水平剛性梁與張力扳之間的相對滑動。由于水冷壁與張力扳、張力扳與水平剛性梁之間均存在溫差,上述結構設計可以保證兩者之間除膨脹中心點外的各點向規定方向自由滑動,不會產生額外熱應力。爐內煙氣壓力通過膜式水冷壁、張力扳、連接板,最終傳遞到水平剛性梁。
上面已經提到了設計中設有一個熱膨脹基點,即膨脹中心,就是在張力扳沿長度方向上設置了固定點。在此點,張力扳與拉桿,連接板與張力扳、水平剛性梁均焊接固定,形成整體結構。
2)螺旋膜式水冷壁剛性梁結構
螺旋水冷壁的剛性梁是由垂直剛性梁和水平剛性梁構成的網格結構,剛性梁的自重荷載完全由垂直搭接板支撐,并最終傳遞到上部垂直水冷壁,因而荷載不會作用到螺旋膜式水冷壁上。結構簡圖如下所示。
螺旋水冷壁剛性梁結構圖
垂直搭接板滑道耳板與螺旋膜式壁焊接,雙耳板間穿過銷桿,從而既可固定垂直搭接板,又可使其上下滑動,保證垂直搭接板和螺旋水冷壁間相對滑動,不發生附加溫差熱應力。垂直搭接板與垂直剛性梁之間用大、小接頭連接,大、小接頭分別同焊在垂直搭接板和垂直剛性梁上的耳板用銷軸連接,大、小接頭與連接耳板間通過熱膨脹計算預留有間隙,大接頭預留間隙較小,作為上下固定導向端,小接頭預留間隙較大,作為上下自由滑動端,保證了垂直剛性梁與垂直搭接板間的相對滑動。在大接頭附近端的垂直剛性梁與該附近的水平剛性梁焊接固定,而垂直剛性梁另一端與遠離大接頭的那層水平剛性梁之間,通過焊接在該遠離層水平剛性梁上的滑動導向槽連接,垂直剛性梁可在此槽內滑動,保證了垂直剛性梁與水平剛性梁間的相對滑動。如上圖中的中間垂直剛性梁下端與下層水平剛性梁焊接,上端與上層水平剛性梁用滑槽連接。
垂直搭接板與垂直剛性梁相匹配,一一對應,螺旋水冷壁、垂直搭接板和垂直剛性梁緊密連接,垂直搭接板與螺旋水冷壁間可在垂直方向上自由滑動。垂直搭接板最上端與上部垂直水冷壁焊接固定,從而把下部全部荷載傳遞到上部水冷壁。
作用在水冷壁上的爐膛壓力被傳遞到垂直搭接板上,反作用力通過大、小接頭傳遞給垂直剛性梁,最后從垂直剛性梁的頂端和底端傳到水平剛性梁上。此外,剛性梁的自重通過大接頭傳遞給垂直搭接板。
6.爐墻結構

整個爐膛水冷壁均采用膜式壁結構,爐內煙氣不會發生泄漏,因此爐墻結構設計上就較為簡單。水冷壁與剛性梁之間以保溫材料填塞,以減少爐膛散熱損失。保溫材料以整塊的形式附著在水冷壁上,靠拉桿固定,保溫材料外表面省去承載外護板,而是在最外面以輕型梯形波紋金屬板覆蓋。上部垂直水冷壁和下部螺旋水冷壁的爐墻結構如圖所示。
螺旋水冷壁爐墻結構簡圖
三.本工程鍋爐汽水流程給水由爐前右側進入省煤器,流經省煤器后,進入螺旋水冷壁、過度段、垂直水冷壁然后進入入汽水分離器進行汽水分離,從分離器分離出來的水進入貯水罐排往冷凝器,蒸汽則依次經頂棚管、后豎井/水平煙道包墻、低溫過熱器、屏式過熱器和高溫過熱器。再熱器由位于后豎井,前煙道的低溫再熱器和水平煙道內的高溫再熱器組成。汽水流程如圖所示:

? 2019-2022 Sheng Tai Steel Pipe Inc 鹽山盛泰鋼管有限公司
冀ICP備2022002155號-7? ? ?
冀公網安備13092502002209號? ?? ?Sitemap